哈尔滨芭蕾舞团世界经典芭蕾舞剧《胡桃夹子》
芭蕾舞剧《胡桃夹子》是由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哈尔滨芭蕾舞团出品演出。著名芭蕾舞艺术家、哈尔滨芭蕾舞团团长兼艺术总监、总导演张丹丹携国际编舞家彼得·匡兹(Peter Quanz)等众多国内外顶尖艺术家历时一年重金打造的一部充满童话幻想和浪漫的大型芭蕾舞剧,目前已在哈尔滨大剧院隆重首演,并取得圆满成功。
全新版《胡桃夹子》的演绎不仅在舞蹈编排和舞蹈演员方面精益求精,舞美设计方面也呈现出绚丽梦幻的场景,呈现出绝美的视觉和视听效果,使观众仿佛进入了一个奇幻的童话世界。
前往演出详情页>>
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舞剧《天鹅湖》
《天鹅湖》在芭蕾舞历史上举足轻重,若没有它,当今世界的古典舞剧将是难以想象的。
时至今日,《天鹅湖》依然用作品中蕴含的心理学带给人们无尽的震撼。《天鹅湖》中精确的结构形式,严谨的古典学派以及传统的古典芭蕾与性格舞蹈,使它成为一部经典之作。而“欺骗”的神秘主题与“命运”的发展主题,更是其在心理学上的特征。
当1877年《天鹅湖》面世的时候并没有立刻受到好评。由瓦茨拉夫·雷辛格制作的版本在莫斯科大剧院演出时反响平平,极为保守,毫无创新,既没有体现出作品中最为人所称道的“俄罗斯灵魂”,也没有在天鹅形象中展现出俄罗斯民族精神的永恒象征。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时而凄婉哀痛,时而凯旋欢欣,时而危机四伏,在当时及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被人们视为一部“伟大的作品”。事实上,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在使用时受到了很多压制:当时的人们觉得这部作品“旋律性不佳”,而音乐是“其中最薄弱的元素”。
在《天鹅湖》的第一个版本里,很难找到作品的灵魂:首演的时候,群舞们一丝不苟地挥舞着纸做的翅膀!也许今天只有在讽刺芭蕾舞的时候才会想到这滑稽的画面,而在当时,这样的场景让作品的灵魂大打折扣。幸而波丽娜·卡尔帕科娃作为世界上第一个饰演白天鹅奥杰塔的舞者将名字载入史册(世界上第一个饰演黑天鹅奥黛尔的演员目前说法有三种),后人才因此得知《天鹅湖》这部作品的历史开端并非在圣彼得堡(而是在莫斯科)。
1894年,马林斯基剧院举办了音乐会以纪念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列夫·伊万诺夫展示了一小段“天鹅场景”——优雅,温柔,感人至深。时任马林斯基芭蕾舞团总监的马里乌斯·彼季帕最终彻底地将柴可夫斯基的这部作品以舞蹈作品的形式重新搬上舞台,在帝国剧院(今马林斯基剧院)完成了首演。
前往演出详情页>>
国家大剧院制作雷哈尔轻歌剧《风流寡妇》
轻歌剧诞生于19世纪中叶,是一种更易为群众欣赏的轻松活泼的音乐戏剧形式,它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风格特点。
有别于欧洲传统的正歌剧,轻歌剧节奏鲜丽明快、内容轻松诙谐,更突出娱乐性和喜剧性,演出过程中演员也常与观众互动。轻歌剧的音乐在结构上也如正歌剧一样严谨,尽管它穿插了对白,而且经常要运用当时社会上流行的舞曲体裁如圆舞曲、波尔卡,以及在当时奥匈帝国范围内各民族的民间舞曲,甚至经常作为当时轻歌剧音乐调料的吉普赛音乐,但是都要非常巧妙、细致地将它们编织到一个比较完整的音乐、戏剧结构当中去。
三幕轻歌剧《风流寡妇》(Die lustige Witwe),是维也纳轻歌剧辉煌时期的代表作。它根据法国梅雅克(Henri Meilhac)的喜剧《大使馆随员》(The Embassy Attaché),由雷翁和史坦恩(Viktor Léon and Leo Stein)改写成剧本,由匈牙利作曲家弗朗兹•雷哈尔(Franz Lehár)谱曲,1905年12月30日在维也纳喜歌剧院首次公演,成为连续上演五百次的大畅销剧;同时在许多国家也博得空前欢迎、盛演不衰,甚至被拍成电影。
此剧德文上的“lustige”是“风趣”之意,通常英文译为“Merry”是“快乐”的意思,对于年轻貌美的寡妇汉娜•格拉瓦里,“风流”一词可解释为“高尚又清雅”。《风流寡妇》的音乐中即保持了比较高雅的艺术品位,又穿插了不少生动活泼、谑而不虐的喜剧性插曲,而且做到了让剧中重要角色的音乐既有鲜明的个性而又优美动听;剧中对于舞曲的运用也颇有特色,其圆舞曲与施特劳斯的相比更舒缓,因此也就更加抒情。
2017年1月,国家大剧院新制作轻歌剧《风流寡妇》首度亮相,是国家大剧院继成功推出《蝙蝠》和《世界轻歌剧经典选段音乐会》后,又一部在轻歌剧方面的力作。为了拉近这部传统维也纳轻歌剧与中国观众的距离,国家大剧院力邀有过多次合作、经验丰富的歌剧导演乌戈·德·安纳担任这一制作的导演、舞美设计和服装设计。导演将原本剧本中发生在20世纪初的故事移植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舞台细节的处理上也处处留心,甚至每一处玻璃装饰花纹的选择,都考虑到中国观众的审美需求。本轮的演出阵容方面,塔尼娅·库恩、宋元明、托马斯·魏因哈佩尔、周正中、辛西雅∙赞诺维罗、刘恋、蔡程昱等国内外歌唱家组成的实力阵容,将通过精湛的歌唱与表演,充分展现轻歌剧《风流寡妇》的艺术魅力。
前往演出详情页>>
国家大剧院制作莎士比亚经典话剧《哈姆雷特》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四百年来,莎翁笔下的哈姆雷特吸引着无数的戏剧人和研究者。《哈姆雷特》通过讲述王子为父复仇的故事,描绘了文艺复兴晚期英国和欧洲社会的真实面貌,具有深刻的悲剧意义、复杂的人物性格以及丰富的艺术手法,代表着整个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并同《麦克白》《李尔王》和《奥赛罗》一起组成了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为了继续探索一代戏剧宗师的艺术真谛,国家大剧院再度将莎士比亚剧作搬上话剧舞台。
国家大剧院制作莎士比亚经典话剧《哈姆雷特》特邀著名导演陈薪伊倾心打造。舞美设计王晶、灯光设计胡耀辉、服装设计莫小敏、化妆设计孙晓红等一流的主创团队将成为该剧的“奠基石”。本剧还邀请到加拿大华裔舞蹈家王文蔚担任形体设计。赵岭、王文杰、孙立石、杨淇、董汶亮等国家大剧院戏剧演员队的优秀青年演员组成了该剧的强大演员阵容。国家大剧院制作莎士比亚经典话剧《哈姆雷特》将以高水准、高质量的舞台呈现,为观众再现莎士比亚戏剧的无穷魅力。
前往演出详情页>>
国家大剧院制作威尔第歌剧《阿依达》
作为歌剧大师威尔第最为脍炙人口的代表作之一,《阿依达》一直以跌宕起伏的动人情节、鲜明立体的人物塑造、充满激情的音乐旋律,受到世界各地歌剧爱好者的欢迎。国家大剧院于2015年年初作为开年大戏首次推出,世界级指挥大师祖宾·梅塔首度与国家大剧院在歌剧方面的合作,著名舞美设计埃兹欧·弗里杰利奥及服装设计弗兰卡·斯夸尔恰皮诺在与大剧院合作《纳布科》之后再次加盟,为大剧院制作一部威尔第大作。本轮复排我院再次邀请到指挥家祖宾·梅塔大师加盟,并携手国家大剧院两团、歌剧演员队、中央芭蕾舞团以及中外两组顶级阵容倾情演绎,将再次为观众奉上“凯旋”盛宴。今年适逢歌剧大师威尔第诞辰 210 周年纪念,我院携手世界顶级阵容连演五场《阿依达》,将进一步彰显我院作为国家文化平台的强大号召力和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担当。
歌剧《阿依达》首演于1871年。剧情围绕着埃塞尔比亚公主阿依达和埃及英雄拉达梅斯的爱情展开。在爱情与卫国忠诚的抉择之时,剧中各个角色都处于左右为难、进退两难的境地。整部作品充满着对比强烈的感情:阿依达对祖国的眷恋与对爱人的痴心,拉达梅斯对胜利的庆祝与“不义之举”的决定,还有埃及公主安奈瑞斯对拉达梅斯霸道的占有欲。整部剧血肉丰满,让人们为这段凄美的爱情黯然神伤。威尔第为准确地表现整个故事的地域风貌与文化特色,曾多次去博物馆参观埃及文物并向埃及专家请教,将古代音乐素材融入在对歌剧表现生动又深刻的理解中。《阿依达》宏大的舞台布景使这部歌剧很适合在露天场地演出,第二幕的“凯旋进行曲”也因其震撼的场面和宏大的音乐成为了该剧的代表段落。另外拉达梅斯的咏叹调“圣洁的阿依达”和阿依达的咏叹调 “胜利归来”都是令人难忘的细腻之作。
前往演出详情页>>
杨婷导演话剧《局外人》
话剧《局外人》根据“荒诞哲学”代表阿贝尔·加缪的代表作《局外人》改编。于2016年成功上演,该剧是加缪的小说第一次以话剧的形式呈现在舞台上。该剧2017年至2019年期间分别参加了北京青年戏剧节、杭州当代戏剧节、深圳当代戏剧双年展,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乌镇国际戏剧节的演出。
前往演出详情页>>
杨婷导演话剧《误会》
《误会》于2021年出品,由著名导演杨婷执导。联合了国内颇具实力的主创主演团队,以其独道的美学方式呈现,为观众打造了一场别具特色的视听盛宴。极具符号化的舞美设计、迷幻的电子乐、蕴含巨大情感冲击的影响设计,以及极富舞台经验的演员们的精湛演绎,也为其赢得了观众们的认可与好评。
前往演出详情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