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演出购票

演出

  • 歌剧
  • 音乐会
  • 舞蹈
  • 戏剧
  • 戏曲
  • 演出日历

活动

  • 周末音乐会
  • 经典艺术讲堂
  • 走进唱片里的世界
  • 台湖星期音乐会
参观游览
  • 剧院景观
  • 参观购票
  • 艺术展览
  • 餐饮服务
艺术活动
  • 周末音乐会
  • 经典艺术讲堂
  • 走进唱片里的世界
  • 河畔时光
  • 台湖星期音乐会
  • 会员专享
  • 唱片签售
  • 第五空间舞台
资讯动态
  • 热点聚焦
  • 剧院新闻
  • 媒体视角
会员俱乐部
  • 会员商城
  • 精彩活动
  • 入会指南
  • 团体客户手册
学习园地
艺术生产
  • 院藏剧目
  • 驻院团体
  •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
  •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
  • 国家大剧院驻院歌剧演员队
关于我们
  • 剧院文化
  • 院领导
  • 发展与合作
  • 联系我们

巴山蜀水乐飞扬——川渝地区乐舞文物精品展

展览时间:2025/05/25-2025/08/17

展览地点:大剧院艺术馆(东厅)

展览介绍
展厅介绍
立即购票>> 
    
  
前 言
  长江,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长江上游的巴山蜀水之间,巴蜀先民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明,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仰望着巴蜀沿途的悬崖绝壁、栈道凌空,诗仙李白曾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然而巴蜀先民并未被险峻的地势禁锢脚步与思想。他们凭借着非凡的勇气与智慧,开辟出一条条穿越山川险阻的通途,秉持海纳百川的胸怀、兼容并包的气度,与外界展开广泛而深入的交流,最终铸就了光辉璀璨、独树一帜的巴蜀文化,这其中,乐舞艺术就是重要的一部分。三星堆神坛祭祀传递出古蜀先民“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汉代乐舞百戏展现了巴蜀百姓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永陵二十四伎乐谱写出丝路文明的华彩篇章;川剧脸谱、川江号子,以独特方式演绎了雅俗文化的共生共荣;月琴、羌笛、口弦则尽显川渝多民族音乐文化的艺术魅力。
  此次展览汇聚川渝两地30余家博物馆的200余件珍贵文物,以时间为纲、乐舞为线,串联起一部跨越千年、气势恢宏的乐舞鸿篇。巴蜀乐舞,无疑是艺术殿堂中璀璨的瑰宝,更是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精神最生动、最鲜活的体现。它以音乐为桥梁,跨越时空的界限;以舞蹈为语言,打破文化的隔阂,娓娓诉说着古人“以神事人”的质朴信仰、“以乐会友”的高雅文人情怀,以及“以舞化民”的崇高精神追求,促进了多元文明跨越山川、穿越历史的对话与交流。在岁月的长河中,巴蜀乐舞始终以开放的胸怀拥抱世界,遵循着“起源-交融-创新”的发展轨迹,不断汲取养分,推陈出新,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增添了浓墨重彩、生动鲜活的精彩注解。

国家大剧院 四川博物院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2025年5月
   
主办单位
国家大剧院  四川博物院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支持单位
四川省文物局
 
协办单位
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永陵博物馆、彭州市博物馆、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什邡市博物馆、邛崃市博物馆、德阳市博物馆、绵阳市博物馆、雅安市博物馆、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芦山县博物馆、遂宁市博物馆、彭山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茂县羌族博物馆、大英县汉陶博物馆、泸州市博物馆、泸县博物馆、广安市博物馆、广安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广安市广安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族博物馆、宜宾市博物院、渠县历史博物馆、罗家坝遗址博物馆、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院、会理市文物管理所、大足石刻研究院、开州博物馆、重庆川剧博物馆、忠州博物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文化
 
第一单元 礼乐初现
  音乐与舞蹈,作为人类情感最初始的表达,从远古的朦胧曙光中走来,在时光长河里从未止息,绵延至今。回溯新石器时代,巴山蜀水间,先民的原始音乐萌芽悄然破土,那是对生活最初的咏叹。商周之时,三星堆、金沙遗址承载的古蜀文明,在铜铃脆响、石磬悠扬里,揭开古蜀祭祀礼乐神秘的面纱。周初“制礼作乐”,礼乐制度逐步成型。巴蜀地区受中原影响,青铜乐器蓬勃发展,在文化交融中奏响激昂之音,于中华礼乐文明的长卷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见证着文明的传承与新生。
 
陶响器
新石器时代(距今约6500年—5300年)
1959年重庆市巫山大溪遗址出土
四川博物院藏

蝉纹青铜甬钟
战国(前475-前221年)
四川省茂县牟托1号石馆墓出土
茂县羌族博物馆藏

滇式动物纹铜编钟
西汉(前202—8年)
1977年四川省会理市黎溪镇转场坝出土
会理市文物管理所藏
 
王纹钲
战国(前 475-前221年)
1972年重庆市涪陵区小田溪2号墓出土
四川博物院藏

虎钮錞于
战国(前475-前221年)
四川省渠县城坝遗址出土
渠县历史博物馆藏

太阳动物纹铜鼓
西汉(前202—8年)
1975年四川省会理市老街社区三元村出土
会理市文物管理所藏
 
第二单元 长乐未央
  秦并巴蜀,为巴蜀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注入了新的活力。秦汉之际,凭借水利兴修、资源开发与交通构建,巴蜀一跃成为当时全国最为富庶昌盛的地区之一,赢得“天府之国”美誉,可谓物阜民丰、富足安乐。这片生机勃勃的大地滋养出巴蜀百姓悠然自得、乐观豁达的精神气质。乐舞艺术逐渐在民间繁荣兴盛起来,大量陶俑、画像砖上的乐舞和百戏形象栩栩如生,生动鲜活地记录下市井百姓日常的欢乐时光,展现出民间生活的多姿多彩,让千年之前的热闹与欢愉依旧清晰可感。

石楼阁
东汉(25-220年)
雅安市博物馆藏
 
陶抚琴俑
东汉(25-220年)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山谷祠崖墓出土
宜宾市博物院藏
 
釉陶舞俑
东汉(25-220年)
1999年重庆市巫山县麦沱墓地出土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七盘舞画像砖
东汉(25—220年)
1956年四川省彭州市太平乡出土
四川博物院藏
 
说唱俑
汉(前202-220年)
1963年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宋家林出土
四川博物院藏
   
第三单元 雅俗共声
  唐五代时,巴蜀僻处西陲,避开中原战乱纷扰,政治、经济、文化均得到不同程度发展,享有“扬一益二”之美誉。彼时,巴蜀作为举足轻重的文化重镇,吸引着大批文人雅士、乐工伶人纷至沓来,中原雅乐与西域胡乐在此碰撞、交融,让乐舞艺术的发展到达新的高峰。杜甫一句“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正是对其繁华盛景的生动写照。步入两宋,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催生出民间伎乐与杂剧的热闹繁荣,宫廷乐舞从高高在上的殿堂走向熙熙攘攘的市井瓦肆,尽显艺术形态的精彩蜕变。

“襄”琴
唐(618-907年)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伎乐俑石刻
宋(960-1279年)
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蓬莱镇虎林村宋墓出土
大英县汉陶博物馆藏
 
高浮雕勾栏戏剧表演石刻
南宋(1127-1279年)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石桥镇出土
泸县博物馆藏
 
奏乐石刻
宋(960—1279年)
重庆市大足区龙水镇磨儿坡宋墓出土
大足石刻研究院藏
   
第四单元 合和奏鸣
  明清时期,在移民浪潮与商品经济的双重作用下,戏曲艺术迅速崛起。川剧在“湖广填四川”的历史进程中融汇南北声腔,演化为风格卓异、独树一帜的艺术门类。清音婉转,皮影灵动,竹琴悠扬,诸多曲艺形式凭借茶馆酒肆的烟火气息,深深扎根于民间。它们既延续宫廷雅乐的庄重与典雅,又巧妙吸纳市井俚曲的鲜活与质朴。巴山蜀水间,羌笛悠悠,唤醒山间晨雾;芦笙阵阵,卷起天边云海;月琴铮铮,点亮夜空繁星。多民族的音韵交织共鸣,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世代回响,生生不息。

乐俑
明(1368―1644年)
1970年四川省成都市明代蜀王世子朱悦燫墓出土
四川博物院藏
 
木雕髹金戏剧人物屏风
清(1644—1911年)
广安市博物馆藏
 
高浮雕戏剧人物石刻
清(1644—1911年)
泸县博物馆藏
 
彝族月琴
民国(1912—1949年)
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院藏
 
藏族铜号
现代(1949年至今)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藏
 
羌笛
近现代(1840年至今)
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藏
 
苗族弯芦笙
现代(1949年至今)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藏
 
土家族盆鼓
20 世纪 60 年代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文化馆藏
   
结 语
  巴蜀乐舞的传奇历程,宛如浩荡的长江之水。起始时,有着源头活水的纯粹与质朴,那是这片土地最本真的文化烙印;前行中,又有着汇入大海的波澜壮阔,一路奔腾,吸纳四方。巴蜀乐舞文化,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积极融合多元文明的精华,又凭借独特的地域属性,创造出无可替代的文化符号。
  今天,这场精心筹备的展览首次将巴蜀乐舞的千年遗韵带到北京——这座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见证过元代杂剧辉煌,孕育了京剧艺术的文化之都。在这里,两种文化跨越时空产生强烈的共鸣。愿观众浸润在琴瑟笙箫交织的美妙旋律间,真切感受文明流动的轨迹;在歌舞翩跹的精彩演绎中,深刻读懂“合和共生”这一蕴含着东方哲学的伟大智慧。让巴蜀乐舞历经千年的悠扬回响,在新时代的浪潮里,化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强音,不断奏响团结、和谐、发展的新篇章。

国家大剧院 四川博物院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2025年5月
  
  
  
 
展览推荐
  • 巴山蜀水乐飞扬——川渝地区乐舞文物精品展

    时间:2025/05/25-2025/08/17

    地点: 大剧院艺术馆(东厅)

    详情
  • 芭蕾——逄小威摄影作品展

    时间:2025/05/10-2025/06/08

    地点: 大剧院艺术馆(西厅)

    详情
  • 2025国家大剧院4-5月剧目展

    时间:2025/03/31-2025/05/29

    地点: 歌剧院一层环廊

    详情
  • 古城印象——北京的胡同主题艺术作品展

    时间:2025/03/28-2025/07/20

    地点: 音乐厅二层北侧公共空间

    详情

订票电话:8610-66550000

© 国家大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