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要走过多少路,才能在时代中留下或近或远的足迹并创造,属于她的时代?
一个人,要跳过多少舞,才能在人世间留下或深或浅的脚印并留下,属于她的名字?
一个人,要帮过多少人,才能在人心里留下或起或伏的回响并点燃,属于她的星火?
我们今天要见的,是一个人
一个孤儿
一个追梦人
一位舞蹈家
一位艺术家
一位校长
一位先驱者
一位教育家
一位慈善家
她是一个人,也是一群人
她是“共和国的红舞鞋”——陈爱莲
前 言
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
五千年华夏文明绵延至今,多少里山川河流灿若星辰。在这片旷远富饶的土地上,华夏先民们春种秋收,耕读传家,敬天爱地,诗书继世。他们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辛勤创造,为我们留下了丰富多样的物质文明和海纳百川的精神遗产,这便形成了整个民族的文化瑰宝和精神血脉。正是这些属于华夏民族的共同记忆和文化符号,才让我们得以成为自己,并拥抱彼此,才让我们得以守住根脉,并走向世界。
时间久远谓之古,规章标准谓之典。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不曾停息,人民百姓世代更迭繁衍不辍。人生天地间,漫古洪荒中,不过惊鸿一瞥。然而,历史终归是人所创造,正因先民们在时光中步履不停地奔走,才为我们开拓出走向今天的通途。倘若我们回望过去,溯游而上,总能看到伏脉千里的缘起。其中精华,纵使穿越千年,依然熠熠生辉,为我们点亮前路。那些探路的人们,经年铸就的典范,将终指引我们走向更远的未来。
教授递送谓之传,担当托付谓之承。
华夏之服章礼仪灿烂深邃,中华之古典传统赓续不绝,这其中,真正依托和不可或缺的,其实是人。有人在原野上种植五谷,让我们食可果腹;有人在四季里养蚕缫丝,让我们衣可蔽体;有人在乐器上奏响五音,让我们身心愉悦;有人在生活中教习五德,让我们修身养心……同样,也有人在灯光下蹁跹起舞,让我们得见先民之千姿百态,亦让古典之美得以继往开来,薪火相传。
此次我们开启“共和国的红舞鞋——陈爱莲的舞蹈艺术人生”展览,旨在通过“初心”“舞魂”“传艺”和“回响”四个核心板块,讲述当代中国舞蹈泰斗陈爱莲先生从艺70年的成长经历、艺术探索、技艺传承和公益实践,向大家全面呈现这位与新中国一起成长的舞蹈家的光辉一生。
让我们看到她是如何实现个人价值与时代需求的相得益彰,成为向人民奉献优秀作品的先驱艺术家;是如何实现兼容并蓄和守正创新的相辅相成,成为向西方展现东方美学的中国舞蹈家;是如何实现技艺传承和公益实践的融合共生,成为我国民办职业舞蹈教育的伟大先行者。
我们始终希望,我们可以从优秀前辈的身上看到中华文化的根脉与荣光,从那些鲜活的人物身上看见榜样的感召和力量,终能让我们以独特的民族语言和文化符号,自信地让中国,走向世界,也让世界,看见中国……
北京市爱莲舞蹈学校
陈爱莲舞蹈艺术公益专项基金
2023年4月
第一篇章 初心
新旧时代的洪流交替之时,个人命运亦会随之变换。
若不幸在旧时代中成为孤儿,是否能在新时代中找到归宿?
1939年,她出生在十里洋场的上海,十岁遭逢变故成为孤儿,这是命运为她埋下的伏笔。
好在人间尚有暖光,好在她能坚定争取,终于迎着新中国成立的春风,从上海来到北京,成为新中国的第一批专业舞蹈学生。
既然在新的时代中找到了归宿与原乡,那么属于她这一生奋求的初心,也逐日明晰并笃定前行......
上世纪60年代陈爱莲《蛇舞》演出剧照
曾获芬兰“第八届世界青年学生和平与友谊联欢节舞蹈比赛”金奖舞剧《春江花月夜》演出剧照
第二篇章 舞魂
从上海走到北京,从北京走向国际的陈爱莲,立志要成为中国的“乌兰诺娃”。
此后多年,她始终坚持艺术创作,为中国人民带来了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积极地推动着中国舞蹈事业的发展。即使在困顿年代,她依然初心不改,以其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专业的舞蹈素养为中国舞蹈注入着新的精神力量。
与此同时,她积极地参与中国文化的对外输出,多次代表中国出访西方国家,向世界展现中国文化的深厚魅力,让西方观众看到独具特色的中国舞蹈和东方美学,为中国舞蹈赢得国际声誉。
上世纪80年代《文成公主》演出剧照
上世纪80年代《小刀会》演出剧照
第三篇章 传艺
八十年代,全国各行各业纷纷加入了改革开放的浪潮,我国文艺界也开始了改革转型的探索。
1988年,陈爱莲创办了陈爱莲艺术团,开启了国有院团成员下海开展商业演出的大胆尝试。她因较高的艺术成就和社会认可,成功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并连任多届,这让她更加明确了自己对时代和人民的巨大责任,那就是要传艺后人。
1995年,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之下,北京市爱莲舞蹈学校正式成立,成为北京第一所民办艺术学校。舞校成立后,她一边开展舞蹈教学,一边参与社会公益,为中国舞蹈事业的发展培养了诸多人才,也为社会民众留下了宝贵的精神价值。
陈爱莲老师建校以来授课手稿
陈爱莲艺术团演出古典舞剧《红楼梦》
第四篇章 回响
2020年,陈爱莲因病医治无效,在京驾鹤仙逝,享年81岁,一代舞蹈女神自此告别了她挚爱一生的舞台和相持一路的学生。
只有在告别时刻,才能看到她这一生到底走过什么路,遇见什么人。那些来自各界的关切和不舍,恰成了她这一生最后的注脚。
斯人已去,遗愿尚存。
爱莲舞校的师生们从悲伤不舍中重新振作,开始了传承爱莲舞艺与爱莲精神的诸项实践。
学校设立了“陈爱莲舞蹈艺术公益专项基金”,并先后成立了“中华志愿者协会实训基地” “中华志愿者协会艺术团舞蹈艺术研究中心”和“中华志愿者协会艺术团爱莲舞蹈志愿服务队”......
她这一生的念念不忘,终换来今日的声声回响。
陈爱莲演出前祈祷演出成功
演出后台陈爱莲为观众签名
结 语
陈爱莲
有太多属于她的荣耀光环和社会身份
长在新中国
她是“东方舞蹈女神”、她是“中国的乌兰诺娃”、她是“共和国的红舞鞋”
她是向世界传播东方美学的艺术家
她是在中国探索舞蹈教育的先驱者
舞台灯起时
她属于人民、属于舞蹈、属于角色
她是鱼美人、她是林黛玉、她是白毛女
她是公主、她是繁漪、她是春江花月夜,岸畔一朵莲
大幕徐降后
回望自己、她点燃自己、她看见自己
她是孤儿,从南方走到北方,背靠着中国
她是勇者,从东方走向西方,面朝着世界
终于
她在时代中留下了她的足迹
她在人世间留下了她的名字
她在后来者心中燃起了星火
且让我们从容走下去
高举着她点亮的星火
用中国舞蹈,向世界,讲述中国
用中国舞蹈,让世界,看见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