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蓝色多瑙河》

首演时间: 2012/09/18

演出简介
本剧取材于约翰·施特劳斯1872年访美事件,根据李岚清的《李岚清音乐笔谈——欧洲经典音乐部分》和《音乐·艺术·人生》创作。

享誉欧洲的著名作曲家、指挥家约翰·施特劳斯在经纪人吉尔摩的邀请下赴美演出,不曾想在盛大的万人音乐会演出中大获成功。由此,施特劳斯及他的音乐被更多的人所熟知,流传于世界。

本剧采取了多种艺术表现方式,汇集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更有施特劳斯的经典名曲,如《饶舌》、《美丽的蓝色多瑙河》、《放松心情》等,同时运用多媒体手段与舞台实景相结合的方法,呈现人物访美历程中的所见所闻。

剧情简介:
1872年的奥地利,一切都是那么的安静而惬意,蓝天白云、阳光鲜亮,花香鸟鸣、马蹄轻轻。街道上,人们悠闲自在,尽情高歌;酒馆里,热热闹闹,啤酒洌醇;宫庭里,裙袂飘逸,舞步飞旋……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之中,享受着快乐而安逸的生活。
1872年的美国,一切都是充满着无限的激情与希望,奔驰的火车、忙碌的工厂、拔地而起的高楼、生机盎然的城市……经济繁荣之时,人们更加期待文化的振兴。应美国经纪人吉尔摩的邀请,施特劳斯决定去波士顿参加世界和平庆典音乐会,对于功成名就的音乐大师来说,与其享受维也纳平静的生活,还不如去征服全然未知的世界。然而,虽然他早有心理准备,可新大陆的热情、野性与疯狂还是令他措手不及、后悔万分。面对着两万人的演出阵容和近十万的现场观众,施特劳斯几近崩溃,他声称要放弃合约,逃离现场……
“我不记得我是怎样走上舞台的,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与掌声,在我的四周,有近两万人的乐队与合唱队。可是我一点儿都听不见,因为当我站在舞台上时,我竟然发现为我准备的一百名指挥助手,我一个也看不见。在那一刹那间,我真的希望自己能立刻回到奥地利那安静而可爱的小别墅里。我几乎认定自己一定不能支撑到演出结束,我简直是后悔透顶……”可是,施特劳斯的美国之行不但改变了他对于美国的认知,也改变了他以后的创作历程,甚至更加改变了美国古典音乐的现状,影响至今。
剧照

音乐戏剧《美丽的蓝色多瑙河——一八七二年约翰·施特劳斯访美的故事》海报

第一幕 1872年的奥地利,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的音乐在各大剧场中奏响 高尚/摄

第一幕 舞美设计图 剧院内景(舞美设计:张武)

第一幕 施特劳斯(宗平饰)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之中,与夫人(原华饰)享受着快乐而安逸的生活 王小京/摄

第一幕 施特劳斯家中 高尚/摄

第一幕 舞美设计图 施特劳斯家中(舞美设计:张武)

第一幕 美国经纪人吉尔摩(左 姜昆饰)来到施特劳斯家中,邀请施特劳斯到美国波士顿参加世界和平庆典音乐会 王小京/摄

第二幕 施特劳斯夫妇初到美国 高尚/摄

第二幕 舞美设计图 施特劳斯夫妇初到美国(舞美设计:张武)

第二幕 施特劳斯夫妇便被美国人的热情和疯狂所震撼 王小京/摄

第三幕 世界和平庆典音乐会中上演歌剧《阿依达》选段 高尚/摄

第三幕 舞美设计图 世界和平庆典音乐会中上演歌剧《阿依达》选段(舞美设计:张武)

第三幕 世界和平庆典音乐会中上演歌剧《游吟诗人》选段 高尚/摄

第三幕 舞美设计图 世界和平庆典音乐会中上演歌剧《游吟诗人》选段(舞美设计:张武)

第三幕 世界和平庆典音乐会中上演歌剧《漂泊的荷兰人》选段 高尚/摄

第三幕 舞美设计图 世界和平庆典音乐会中上演歌剧《漂泊的荷兰人》选段(舞美设计:张武)

第三幕 面对着两万人的演出阵容和近十万的现场观众,施特劳斯几近崩溃 王小京/摄

第三幕 世界和平庆典音乐会中,施特劳斯指挥演出《蓝色多瑙河》 高尚/摄

第三幕 舞美设计图 世界和平庆典音乐会中,施特劳斯指挥演出《蓝色多瑙河》(舞美设计:张武)

首次为《蓝色多瑙河》编排的双人芭蕾,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多瑙河的优美意境 王小京/摄

大剧院合唱团、管弦乐团和人民大学青年管弦乐团组成了200余人的强大演出阵容 王小京/摄

第三幕 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与掌声,施特劳斯在美国的演出获得了极大成功 高尚/摄

施特劳斯(宗平饰)与夫人(原华饰)定妆照 任春吉/摄

施特劳斯夫人(原华饰)定妆照 任春吉/摄

吉尔摩(姜昆饰)定妆照 任春吉/摄

近期演出安排
相关资讯